雾霾
作者:没饭硬做      更新:2025-10-03 05:09      字数:3899
  事情果然如预料那样,并没太大进展。
  两个成年人,固执起来反而比孩子更幼稚。
  女人固执挽留着婚姻,男人择逍遥自在,温嘉宁几次想要劝说,最终还是放弃。
  再亲的家人,也需要避嫌的。
  况且温嘉宁心里总是不安,精神也有些恍惚,留着也只能添乱,于是她向姑姑辞行,准备回清梧。
  临别在姑姑家她迟疑开口,想让玥玥陪她一阵子。
  一则现在环境,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并不好,二则在家,或是在外头姑姑也都不放心,她工作不忙,倒不如先暂时跟着她。
  毕竟他们当时争吵起来阵仗,小孩哭得喉咙都嘶哑了好几天。
  姑姑无力点点头,勉强维持着长者的尊严。
  玥玥也听话,跟着不哭不闹和姐姐回了清梧。
  平时工作的时候,她就待在办公室,也不怕生,几个老教师每天陪着她玩。
  学校孩子越来越少,难得看到几个新面孔,大家都很喜欢玥玥。
  刚回来的时候,温嘉宁确实也为此操心过,结果玥玥这孩子,适应能力强,讨人喜欢手到擒来。
  沉闷的办公室,都轻松不少。
  当地老龄化严重,年轻人流失很多。
  他们中的大部分,孩子都去了大城市发展就业,也便都在外地成家扎根。
  “玥玥今年几岁啦?哦,四岁啦,那可是个大姑娘啦!”
  小女孩坐在椅子上,肉嘟嘟的小腿晃来晃去,偏偏还板着脸,伸出手臂,摆出四根指头。
  逗的几个老头老太太,笑的褶子都开了花。
  “温老师。”
  “嗯,怎么了?”
  “我突然有点,好奇,你履历那么好,本科又学的不是老师,干嘛要回清梧当老师啊。”
  季月像是突然意识到什么,又马上补充。
  “我可听王姨说过,你上学时候天天看小说刷漫画,没见得对学习有多大兴趣。”
  王校长是把她那点事都说了,在上学单位上班,就这点不好。
  自己小时候的糗事,到现在还能继续被人拿来回忆,温嘉宁无奈扶额,本来也没打算瞒。
  “家里长辈不放心,想要我留在本地。”
  “那想法也太死板了吧,一点都不懂长远发展。”季月听的眉头紧皱,一把拉住她:“温老师,你父母是不是偏心啊。”
  见她想岔,女人笑出声: “我爸可只有我一个女儿。”
  “啊?”她惊讶:“那你弟弟...”
  “我爸和阿姨是二婚。”轻描淡写带过后,她揶揄:“连我小时候不爱学习都知道,还不知道这?”
  “那叔叔干嘛你出去闯闯,非要把你拘在清梧。”
  “当时清梧各种发展经济,规划都好,在外头他不放心,想着留本地也能更安稳。”
  谁能想世事难料啊...
  原来想的拆迁、建设,谁曾想后头,什么都没搞起来,资金跟不上,现在还有一片烂尾。
  父亲没有错。
  她的父亲是最好的父亲,也是这个世界的普通人。
  只是纯粹想给孩子,选一条最顺利的路,可无权无势的人,该绕的弯路总是一个都不能少的。
  “宁宁姐姐!”
  玥玥看到了自己的姐姐,马上跑到了她身边。
  “好啦,那我先走了,玥玥也该饿了,天气预报最近一段时间有雨,明天别忘带伞。”
  闻言,季月难得害羞:“没事,我男朋友会来接的。”
  温嘉宁点点头,说了声好。
  也没多问,和几个老师打了招呼后,拉着身边小手离开。
  小孩精力旺盛,路上小嘴不停叽叽喳喳,但累后困乏也快,这一到家,没一会就躺沙发上睡着了。
  她抱起玥玥,给那一小团人儿带到主卧。
  女孩睡着还嘴巴咕噜,好像话还没有说完,掖好被子后温嘉宁啧啧称奇地看了许久。
  小时候所有小孩都这样吗?她拿开吃进嘴的头发,好奇歪头。
  只可惜她出生那会,手机还没广泛传播,不然自己绝对能看到温成国给她拍的不少糗照。
  拿起手机,对着玥玥拍了一张后,她脑子里莫名就想到这点。
  还不困,药效上来还要会。
  就干脆和玥玥一起呆着,拿着相册继续看。
  照片集中在上了初中那会,温成国在那年,买了个傻瓜相机,温嘉宁开始到处拍来拍去,而温成国则会默默把照片都洗出来。
  日积月累,就有了好几本相册。
  它们被按照时间顺序摆放,里头什么照片都有,她自己,林悦心,谢行瑜,安平瑶,她身边的一切变化都被记录在内。
  唯独买相机的人的照片最少。
  温成国总说不喜欢拍照,拍照总板着脸,所以他留下的照片不多,只是他总会不小心闯入镜头,所以在角落经常能看到他的虚化的身影。
  相册那几张,就是平生所有照片。
  两张不同的全家福,一张怀抱女儿的照片,还有一张正襟危坐的单人照。
  不仅少得可怜,还说不上拍的有多完美,每张脸上的笑也像牵强挤出来的死板,唯独抱着她的那张照片,表情是最生动的。
  那张照片里,男人没看镜头,只侧头专注盯着女儿的脸,嘴咧开的怎么都落不下。
  “我有点事先走了。”
  温嘉宁又想起,那天风风火火跑走的少女,她的样子已经不能说是惊讶,而是害怕恐惧到了极点。
  为什么,要露出那种表情呢?
  按照唐宜雪的年纪,不应该会见过温成国,说这话不是没依据。
  温成国那时候生意很好,每天除了菜市场和饭馆,几乎不会去其他地方,而农庄和她家是两个边界。
  她家靠近南边烂尾楼,就是当年重点规划的开发区,农庄靠近北边,后面才开始发展。
  那块从前就是一大片荒地,根本不会有人去的地方,唐宜雪一家是前两年随父亲工作,才回到的清梧。
  还有一个不对,自从回来后,就再也没见过她,送餐也改成农庄里的其他人。
  是想太多了吗?
  还是遗漏哪一环了呢?
  大脑飞速循转,回忆着记忆里的蛛丝马迹,自己不是没想过这其中的异样。
  从小到大都遵从女儿意见的父亲,为什么会在女儿提出要留在外地发展,就情绪激动,坚决反对,一句辩驳的话的话都不准说。
  可这桩桩件件环环相扣,就像场被制造出来后,已经完美收官的舞台剧,没有任何错漏。
  父亲为了找深夜出门的女儿,匆匆离开家,从此这个人消失,任谁想都会觉得,如果不是女儿胡闹,这些事就不会发生。
  就连当时的温嘉宁也是这样觉得的。
  这场争执,除了女儿和父亲,完全没有第三人的影子,但她好像看到有一只无形的手,正在操控着事情走向。
  照片里的人依旧含着笑,可脑海内好像有根被遗漏的线索,却正在慢慢显现。
  当年温成国出门后,到底发生了什么?不,甚至应该更早,在她回清梧之前,是不是有什么人曾说过什么。
  这件事一定还和自己有关,到底是什么?她将照片从相册取出,翻到背后。
  拍摄日期,时间段写的清清楚楚。
  有些泛黄的纸背上,最后还标注着拍摄人,清晰有力的笔触写着三个字,
  谢行瑜。
  那天温成国做了一大桌子菜,等着她回来,谢行瑜在学校还没有回来,家里只有父女俩,温成国还难得喝了点酒。
  她吃完饭后,提出想要呆在大学城市发展,父亲不同意,然后他们爆发争吵。
  从始至终,他都没有参与。
  手仿佛被刺痛了缩回触摸的手,一个从未设想过的念头冒了出来。
  父亲失踪,奶奶生病,家中欠债……
  一个个不断冒出的困难中,谁在这其中能直接收获到利益。
  如此多的巧合,一齐压住她。
  所有事,仿佛都在逼迫做下某种选择。
  久远记忆那双,带着上位者高高在上的眼睛中,分明带着怜悯,仿佛她们的坚持,只是在阴沟求生的老鼠地无谓挣扎。
  她突然想起,谢行瑜对他那个所谓父亲的评价。
  他讲述时极其平静,仿佛在说别人的故事。
  “我的父亲,是一个贪心又懦弱的人,既想要得到心爱的人,又没有办法保护她,
  想要得到资源,却没有掌控的能力,他只会不停地怨天尤人,将一切错误推给身边人,像只虚张声势的困兽一样,围在营造的舒适圈内。
  埋怨爷爷没有给他更多的资源,妈妈没有更加显赫的家世,埋冤我没有更聪明的头脑,
  他就这样,把自己逼成了一个衣冠楚楚的疯子,面对爷爷时他忍气吞声,而面对我和妈妈,他就会撕开那层皮,只要外头稍稍不顺心,就会对我动辄打骂,
  姑姑和大伯死后,他彻底肆无忌惮,再后来违背和妈妈的承诺,
  可却依旧不愿放过我们,偏执自私,在他眼里我们不是他的妻儿,而是他的所有物,应该摆在家里给他赢得荣誉的华丽摆设。”
  她根本无法理解,一个父亲可以对自己的孩子这么狠。
  由记得刚认识谢行瑜前几年,他永远穿着长袖长裤,只有一次无意看到,他的身上都是深深浅浅的疤痕。
  更无法理解,明明都讨厌这个儿子成这样了,为什么还要把谢行瑜带回去。
  原本就已经放弃的孩子,如今一定要找回,能是什么原因呢,他脸上挂着讽刺的笑,直言不讳:“如果不是他生不了,怎么可能便宜我。”
  谢爷爷在接踵几次的丧子之痛后,便不再开始过度插手下一辈的事了。
  这种高高挂起的态度,让本来唯唯诺诺,一下子得到众多权利的那人膨胀,声色犬马混迹娱乐场。
  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下,花边新闻更是多得满天飞,那人身子骨就这么逐渐被掏空。
  费心耕耘许久,却一个子嗣都没有出生。
  精神状态每况愈下,刚开始还强硬嘴说没事,后头被老头子压着随便一查,就已经强弩之末了。
  就在这时那人才慌慌张张想起,自己还有个不要的便宜儿子。
  偏偏这儿子是个硬骨头,压根不稀罕。
  甚至他都没办法合法作为抚养人接管,那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回归身边呢?
  脑海自动回放起,自己从前的对话。
  “我和爸爸一辈子都会是你的亲人。”
  “我不是说过嘛,家人是永远不会抛弃彼此的,我和爸爸永远不会抛弃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