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七章|烛影暗合
作者:熊妃妃      更新:2025-10-22 16:56      字数:1655
  夜风渐歇,宫灯如豆。楚轻臣抱着酣睡的乐安,脚步沉稳却带着压抑的急切,推门入殿。
  殿中烛火未熄,映得帘影摇曳。温辞早已等候,身形挺立在灯下,像一株静静立于风雪中的青竹。
  他望着楚轻臣怀里的人,眼底一抹深色掠过,却很快化作了似笑非笑的温柔。
  他看见楚轻臣将乐安轻放在床榻,替她掖好锦被。目光落在她睡颜上,眉宇间柔了几分,声音却依旧淡淡的:
  「殿下素日身子娇弱,楚大人一腔情意是好,可若让殿下伤了身子,该如何是好?」话虽温和,却藏着几分暗刺。
  楚轻臣侧过身,眼底寒意一闪即逝,没再与他辩驳。
  墨玄随后自外踏入,身影高大,脸色阴沉得近乎能滴出墨来。目光在床上安睡的乐安身上停留片刻,沉默良久,只道一句:「外头已有人在传,殿下当街收了周砚书。」
  一语落下,殿中气息更是沉重。
  楚轻臣攥紧拳,冷声道:「她只是为了护他一时,却不知这举动意味着什么。」
  温辞低低一笑,眼波转向他:「既是公主赏下的,旁人又能如何?殿下要收谁,何须我们置喙?只要她喜便是。争什么风头,伤了她心思,才是真正不智。」
  楚轻臣喉头一紧,却无言反驳。
  墨玄抬眸,冷硬的声音压下:「周砚书不是寻常书生。他是周家遗孤,朝中风口浪尖。殿下这一举,无异于将自己推到前头。」
  说到此处,他看向温辞,眸色如刀般锐利:「听风阁的消息,可不会比我们落后。」
  殿内一瞬静止。
  温辞神色未变,薄唇弯起一抹笑意,既不否认也不辩解,只轻声道:「既然你们早知,又何必问?只要于殿下有益,名号于我不过一层皮。她若要,我便是听风阁阁主;她若不要,我不过一介凡人。」
  外界传言已久,听风阁遍布天下耳目,无数朝中大事未出宫门,已经先传至市井。没想到,这位平日里温润柔和的男子,竟是那背后无形的主宰。
  楚轻臣眉心一跳,心下震荡。墨玄沉默不语,却在暗夜里紧紧盯着他,像是在衡量。
  温辞却从容如常,转眸望向榻上沉睡的少女,声音极轻:「殿下既当街收了周砚书,接下来的风雨,我们只需替她挡下便是。」
  他话落,目光投向榻上的乐安。少女在睡梦中轻轻蹙眉,唇瓣微张,呢喃了一声,像是喊着谁的名字。
  烛影渐暗,殿内只余公主轻浅的呼吸声。三人各怀心事,却都静默不语。
  楚轻臣坐在床榻侧,眼底深处翻涌着压抑不住的占有欲。今夜在竹亭中,他原以为自己已将心意说尽,已将她抱入怀中,满足得近乎痴狂。
  可一想到稍早,她当街将令牌交予周砚书。她虽不知那意味着什么,他却清楚得不能再清楚。
  她已公开收了人。
  他胸口发紧,酸涩如火灼。他想将她锁在怀里,让旁人不得近身,却只能压下声音低喃:「殿下,你知不知道,你一念之举,能要了我的命。」
  墨玄负手立于窗边,夜色里的身影沉沉如山。
  他一向不善言语,也从未在她面前表露过什么。可方才听见她将周砚书收下的消息,那股沉闷的怒意,几乎要撕裂理智。
  他不是不懂。公主心善,护人于难,是她的本性。但这世道险恶,任何一个靠近她的人,都可能成为别人手里的刀。
  墨玄紧握的拳在袖中微微颤动。若她要,他便为她镇守一方;若她错,他也愿为她承下千军万箭。因为他清楚,自己无法拒绝她,哪怕因此粉身碎骨。
  温辞静静站在榻前,凝视着她恬静的睡颜。与二人不同,他的眼神沉静却深不可测,像是将千万心思都藏进一抹笑意里。
  听风阁的阁主,向来只站在暗处观望操弦。可在遇见她的那一刻起,他便知自己再也退不回去。
  她笑时,他愿为她翻江倒海;她哭时,他愿替她撑起天下。若世人要以她为棋,他便将天下棋局推翻。
  温辞唇角微扬,低声如誓:「殿下想要什么,我便为你铺好。哪怕是错的,我也会让世人称之为对。」
  三人虽然互相敌视,却在此刻心思暗合。外人可以说,朝臣可以议,但他们心里明白。这世上,谁也不能让乐安受一丝委屈。
  夜深风寒,帘影轻晃。
  榻上少女睡得沉,呼吸温热绵长。三双目光在她身上交迭,彼此牵制,又彼此坚定。